刘嘉郦

从小到大,你或许听过很多类似的“好意规劝”:“女生就应该去做老师呀,多稳定”、“护士虽然累一点,但女生细心,就应该做这行”、“女生做工程师?算了,你还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来照顾家里”……这些所谓“忠言”,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从一开始就限制了女性成长与发展的可能。护士的工作需要细心与责任心,但谁说男性不具备这样的品质?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应该与性别紧密捆绑,“刻板印象让许多女性无法追随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热情,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改变这个情况。”在新加坡从事数码马达工程设计的Yvonne Tan说道。

跟随兴趣和好奇心,走上工程设计道路

女工程师Tan: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改变性别刻板印象(女工程师有什么不一样)

Yvonne Tan从小就喜欢拆东西。新买来的玩具玩了没几天就会被她动手拆开,去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构造,“我小时候就喜欢把东西拆开,去看看它到底怎么运行的,之后也会好奇到底该怎么才能把它修复如初,回到和之前一样的状态。和那些符合刻板印象的‘乖乖小女孩’不同,我好像从小就不太像个女孩子,因为比起把自己打扮成公主,我更喜欢做那个修城堡的人。”

在很多恪守传统的家庭里,孩子们都被要求按照长辈的意志进行培养,女孩尤其如此。不符合女孩气质的兴趣爱好,往往会被长辈叫停。相比之下,Yvonne Tan是幸运的,她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我的家人即使看到我把玩具、家里的东西拆开,也没有和别人一样去批评我,反而是给予我正面的鼓励,保护了我的好奇心。尤其是我的父母,他们一直鼓励我面对不懂的事情要多多提问,去了解事物的运行原理和方法。”

在这样开放积极的家庭氛围里,Yvonne Tan充分发掘了自己的兴趣,后来跟随着自己的兴趣,考上了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的工程设计管理专业,从此走上了工程设计专业的道路,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关键是能力,而非性别

女工程师Tan: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改变性别刻板印象(女工程师有什么不一样)

从工程设计管理学士,到商业信息技术硕士,初看Yvonne的求学过程,你似乎并不能从中找到一些和实操有关的证据,“这些与工程设计相关的课程帮我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后我又在多家公司从事设计、工程和创新方面的工作,学习到了非常多与技术相关的实践技能,真正地把小时候的梦想化为现实,成为了一名工程师。”

如今的Yvonne Tan在戴森新加坡先进制造中心工作,带领着一支超过30人的团队,负责数码马达的研究、设计和开发工作,她的日常工作是带领自己的团队和跨职能团队一起,对数码马达进行技术评审,讨论可改进的地方,并将其化为现实,创造出下一款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性别从来不是被关注的重点,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想出方案去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所在。“我们的办公室里没有秘密可言,每个人都对于技术这件事本身充满热情——当你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身边总是会有人来对此进行分析、讨论,一旦当我们讨论出一个想法,就会立刻去旁边的实验室着手进行模型制作。”

在Yvonne看来,性别并不能决定专业能力,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证明女性在技术、工程和科学等领域就是天生存在不足的,人们对于工程领域的女性的固有认知实际上是没有根据的——只要你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且拥有解决问题的热情、又有敢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就能够找到解决方案,证明自己的实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改变现状”

在澳大利亚和英国读书的时候,Yvonne明显地感觉到了班上女生数量不如男生的情况,“你会发现这种情况好像在全世界都是常态,虽然如今开始逐渐有所改善,但我们可以做的还有更多。”

在她看来,和性别有关的刻板印象从一开始就限制了女性发展的可能,“很多人会评判你的一举一动,女孩子应该做什么、男孩子应该做什么,但实际上,这些外界的评判会扼杀掉许多人的好奇心,也会让他们把真实的兴趣点隐藏起来,对于女孩子来说,尤是如此,”Yvonne说,“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对每一个想要学习工程设计、机械、物理、天文等学科的女生说,‘你应该马上采取行动,只要开始行动,就意味着你有可能越做越好。’”

2017年,Yvonne参与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戴森合作成立的创新工坊的创办与教学工作。在正常工作之余,她每周都会在那里免费教授产品开发课程,分享自己的经验,并为学生提供相关指导。基于自己的观察情况,Yvonne表示,“每一年的女性学生数量都有所增加。目前参与课程的学生中,已经有40%-50%的学生是女生了。”比起她20年前读书时的情况,这个比例有了明显提升。

性别刻板印象和固定标签,让女性的追梦之路充满挑战与阻碍。Yvonne Tan的成长故事不只证明了性别与能力并无关联的事实,亦成为了诸多想要投身工程技术、物理、数学、天文等行业的女性榜样。改变刻板印象、坚持信念笃定前行,勇敢探索未知,同时培养毅力和行动力,才能打破性别桎梏,活出自我价值。而这,正是因勇气和自信闪闪发光的女性力量。

责任编辑:李淑平

校对:丁晓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微信号:87026694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