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徐丽

开学两个月以来,福华小学根据《深圳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开学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防范学生心理危机的紧急通知》要求,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双减”工作的有关规定,树立积极的心育理念,提升学生心理弹性和适应水平,学校精准地部署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保障教师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心理教室都汇集了福华小学的哪些甜蜜时刻!

有一种甜,叫福华甜!福华小学“双减”之下积极践行“心育”

以班会和心理课为载体,因人而异开展主题心理课

为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校生活中,福华小学以班会课和心理课为载体,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了生命教育主题班会课和开学适应主题的心理课,带领学生回忆个人生活中的美好,并将生命教育延展到不同物种的生命。学生们通过回顾、体验与分享活动感受到生命的美好、顽强与多彩。

有一种甜,叫福华甜!福华小学“双减”之下积极践行“心育”

助力教师识别危机信号,做好心灵“守门员”

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牵动着老师的心。为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识别和应对学生心理危机,做好心灵“守门员”,学校开展了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由心理叶钰侨老师主讲。本次培训帮助老师们明晰了心理健康的概念,了解了如何识别和应对学生的心理危机。

有一种甜,叫福华甜!福华小学“双减”之下积极践行“心育”

另外,学校还针对班主任开展培训,讲解了心理危机的识别、转介和支援步骤,帮助班主任了解学校心理健康常规工作,掌握学生出现心理困惑的起因,以及危机时与学生和家长的有效沟通策略。这些培训促进老师对心理健康工作的了解,提升老师应对突发心理危机的能力。心理委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中的重要角色,是班委会成员之一,也是学校心理中心和各班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使心理委员更有效地在班级组织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更好地关心与服务同学,学校制定心理委员工作手册,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心理委员培训,心理老师讲解了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如何发现和帮助需要关心的同学以及班级心情晴雨表填写指南,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凝聚家校合力,助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为推动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学校对全体家长开展分年级的线上家庭教育讲座,低年级讲座主题为习惯养成,介绍该年龄段孩子的主要任务和不同方面的习惯养成方法。

有一种甜,叫福华甜!福华小学“双减”之下积极践行“心育”

高年级讲座主题为亲子沟通,围绕该年龄段孩子的人际沟通特点,引导家长从自身做起进行良性沟通。这些讲座帮助家长掌握不同年龄阶段育儿方法和注意事项,营造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氛围和环境。

心理做个体检,完善学生心理档案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只有身心同步健康才能享受美好生活。为了解新学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学校集结全体老师的力量,通过多渠道对四至六年级开展心理“体检”工作,同时对全校学生家长进行线上云访问工作,了解学生的假期生活和学习状态,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有一种甜,叫福华甜!福华小学“双减”之下积极践行“心育”

一对一”心理课堂常规化,以心对心”心理辅导渗透化

心理课堂和心理辅导是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化解心理困扰的两大阵地,心理课堂和心理辅导就像春风一样轻轻吹拂,给人们带来美好感受。由于心理课堂活动性强,针对性明确,一直以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

这两个月以来,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求,福华小学陆续开设了以入学适应、人际关系、学习生活、认识自我、玩转思维、青春期等主题的心理课堂,学生们在课堂上真实分享自己的感受,他们因为勇于表达而受到老师的肯定。

有一种甜,叫福华甜!福华小学“双减”之下积极践行“心育”

在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主要以信件、交谈或问卷的形式走进辅导对象内心,通过“一对一”的交流,坚持“以心对心”的服务态度,解决学校师生遇到的心理难题,为更健康更幸福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生活是千滋百味的,但是福华甜却拥有一种独特的味道,这种甜是老师的真心、是学生的开心、是家长的安心,是福华师生用“心”为校园生活添糖加蜜酿制而成。心理教室将福华的甜一点一滴地收集在蜜罐里。接下来,学校将会继续坚持积极心育理念,做好心灵“守门员”

审读:孙世建 田君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微信号:87026694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