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意思是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要做好准备。它出自《诗经·小雅·车辖》中的一句诗:“未雨绸缪,示我征伐。”意思是说在战争之前,要做好准备,防止意外发生。
这个成语在文学中有很多典故。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其中“未雨绸缪”就是出自这里。
还有一次,唐代诗人杜甫在《登高》中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中“未雨绸缪”也是出自这里。
无论是白居易还是杜甫,他们的作品都体现了未雨绸缪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好准备,预防意外发生。未雨绸缪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