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家庭教育15年来,特别是近几年,常常收到一些家长这样的咨询:

 

“我家孩子不爱吃饭,不理人,也不上学,就把自己关房间里,问他怎么了也不说,是不是抑郁了?”

 

“我孩子天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玩手机,不和我们交流,也不愿意去上学,是不是抑郁了?”

 

“我女儿上高中以后就跟变了个人一样,问她学校发生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她也不愿意和我们分享,青春期可以理解,但是她整天闷闷不乐, 垂头丧脑,钢琴也不弹了,这是抑郁了吗?”

 

“我儿子经常偷偷的哭,神神秘秘的,我以为是在学校受欺负了,但是没有遭受到校园暴力的情况,问他是不是和同学闹矛盾了他说没有,做家长的特别着急。听说他们学校有好几个孩子抑郁症休学了,我特别担心他现在的状况。”

 

“最近我发现儿子的手臂上有刀伤划痕,我以为他和别人打架了,他说没有,我听朋友说现在抑郁症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刀伤,是自己划的,我特别心疼!”

 

为什么家长都担心自己孩子是不是抑郁了?根据流行病学调查,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相当于每4个孩子就有一个是抑郁,而且这些是检出率,还有一些有抑郁,但是没有被检出的,数据可能远远不止这些!看到这里让很多家长开始胆战心惊,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有抑郁症。

 

特别是在面对孩子沉迷手机网络、拒绝和家长沟通、歇斯底里哭闹或者不去上学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怀疑,担心孩子心理是不是有问题。

 

这主要来源于我们家长在网络上看到太多关于孩子心理有问题,然后跳楼自杀的悲剧的一些信息,所以每天在网络上看到太多的这些平台大数据推荐关于孩子抑郁、焦虑、狂躁症等这些文章跟视频,更加去佐证了我孩子是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

 

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我们家长在网络上面看到的关于孩子心理问题相关的文章、视频或者听到的音频所讲的心理问题的这些症状,其实跟青春期孩子心理发展特征的症状基本上是类似,甚至有一些描述完全的一样。

 

青春期孩子心理发展的六大特征主要是包括了自我意识的高涨、认知功能的快速发展、情绪波动大、两极化明显,性心理开始成熟以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但是很多的家长把青春期孩子心理发展的六大特点归纳为孩子的心理问题,或者归纳为孩子是抑郁症,那就是会给孩子贴上了标签,让孩子觉得我自己是有病的。

 

很多孩子就算是没有这个问题,但是看到网友或者身边的同学用抑郁等心理问题当做上方宝剑来让自己可以为所欲为的时候,比如不用上学,在家黑白颠倒的沉迷网络,过着舒适的生活的时候,孩子也会要求家长带去看以心理医生为自己谋取利益。

 

所以,作为家长先要清楚的知道,青春期孩子心理发展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是每一个人都要去经历的,而我们家长不能放大孩子心理特征的一种变化,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无限的放大,给孩子贴上一个有病的标签之后,那对孩子、对父母来讲都是一种伤害。

 

无论孩子是情绪波动大,两极分化,或者产生逆反的心理,我们当家长的都可以去理解孩子,只要孩子在合理的这个规则内,他这些情绪波动也好,逆反心理也好,我们都可以去尝试去接纳他,去理解他,然后再去引导他。

 

而不是直接的给孩子贴上标签,觉得他是心理有问题的,他是有抑郁症的,他是有病的,如果你贴标签之后,那你就基本上让孩子更好的在家里躺平找到了充足的理由,或者你为自己接下来的不作为找到充足的理由。

 

退一万步来去讲,就算孩子是有病的,哪怕就是说得了癌症的人,都是需要有基本的昼夜一致的生物钟,也就是良好的作息,三餐规律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平稳的情绪,这些是每一个人健康活着最基本的保障,而我们不能因为孩子所谓一些青春期的症状对上抑郁症的症状,就定义为孩子有病,然后完全的放任孩子,连最基本的一些要求都没有了,那最终你会把孩子害了的。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微信号:87026694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