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跟我们说,孩子在做题的时候,一遇到难题就躲。本来家长觉得她可以再想一想,就一定能想出来,可是孩子就不爱想,觉得太难了。或者有的孩子直接来一句,我不会,就一副没有办法的样子跑开了或要手机查题了。

那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个是监督孩子学习当中非常典型也很普通的问题。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畏难情绪。

什么是畏难?畏难就是害怕困难,孩子有畏难情绪。一般会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孩子她觉得真的难超出了她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种是孩子她有恐惧心理,不敢去面对困难。
第三种是孩子她有依赖心理。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种情况,孩子是觉得真难超出了她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家长和孩子对难的界定是不一样的,我们家长是从成人的角度考虑,觉得那个很简单。

而孩子真的是卡住了,她真的觉得难。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就要去核对孩子是真的觉得难,还是因为对家长有依赖,她在偷懒。

如果孩子真的觉得难,那家长就要先跟孩子有同理心。什么是同理心?同理心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共情,就是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认可孩子的观点,并且不对孩子的观点加评论。

这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可是太不容易了。因为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忍不住唠叨评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每天强调坚持念亲子连心文与用我信息写孩子优点的原因了,只有这样才可以控制情绪。

可是这个时候我们所做的那些评论是没有作用的。比如说在孩子觉得非常难的时候,你通常就不要怎么说话。你有的时候会搂着她的肩膀,就坐在她的旁边,就先默默的陪她一会儿,就让她感觉到你在支持她,

孩子她就会觉得你是在陪伴着她的。因为你要知道那个时候你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的,你说没关系,或者你说这个考试成绩对你来说不重要都是没用的。

因为对她来说,她觉得那是有关系的。对她来说她也觉得很重要。所以我们家长说的越多,她感觉越不被理解。

当我们真正的看出孩子有畏难情绪的时候,我们跟孩子交流是要跟孩子建立连接。那我们怎么连接?

举一个例子,如果有一个人她不小心一下陷入到一个洞里面,她在底部大声的跟我们说,哎呀,我被困在洞里了,这里好黑。我好害怕呀,

那你看见了这个时候,如果你可以下到洞里头,你跟她说,啊,这里真的很黑,很害怕。我现在和你在一起,我陪着你。那这个时候就是建立了连接。

那如果你站在外面,你远远的跟这个人说啊,你掉下去了。好糟糕啊,你现在要不要喝一瓶水?那这个就是没有建立连接。

真正的连接是我们能够感受到孩子心里想的东西,并且和她的情绪在一起。那这个时候我们家长要怎么说?我们家长就可以说孩子这个事情对你来说好像确实是有些难

那如果你这样说的时候,你就认可的。那孩子也会觉得你是理解她的这样子的话,你再想办法让孩子从这个情绪里头出来,一起跟她来面对她遇到的那个难题,和她一起想解决的办法。

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如果应付不了孩子的这些难题,因为孩子如果她已经上中学,高中了,我们很多家长是没办法帮她来解决。她遇到的学习上的难题的。那我们就可以跟孩子一起来想想是不是可以给她找个家教或者报个辅导班。

畏难就是害怕困难,孩子有畏难情绪。一般会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孩子她觉得真的难超出了她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种是孩子她有恐惧心理,不敢去面对困难。
第三种是孩子她有依赖心理。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微信号:87026694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