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学习全靠催,感觉每天都是“给爸妈学习”;
每天放学回家,作业需要父母反复提醒才会做;写作业的时候要么三心二意,要么磨磨蹭蹭,只要父母不盯着,手机、IPAD就玩上了;
马上要考试了,自己却不会主动去复习,父母帮着做了学习计划,非得天天念叨着他才会有行动;
可是看看人家孩子,似乎完全不用任何人操心,自己就可以把学习安排得很好,人家的孩子都是不写完作业不睡觉。
为什么自己家的孩子学习没动力,是什么让孩子之间差异如此之大?
其实,孩子不能主动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缺乏学习的内驱力,所以他们的学习是被动而不是主动的。是父母“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
那么,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自己主动学习,对自己学习负责任呢?
一个有内驱力的孩子能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迎接学习的挑战,那我们怎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呢?
1、学习责任心
孩子没有学习责任心怎么培养?
首先,孩子需要把学习当成是他的一种责任,也就是说,像我们父母要去工作赚钱养家一样,无论这份工作受委屈也好,不喜欢也好,为了收入还得去上班。
孩子他现在是处于读书的年龄阶段的,第一任务就是学习知识,提升自己,那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责任心呢?最主要是通过做劳动跟运动中来。
特别是家务劳动,比如培养孩子买菜、做菜,洗碗、搞卫生,通过这些具体的家务劳动来去培养到孩子学习的责任心。
只有在日常的生活劳动、运动中,让孩子体会到他是需要在某个阶段承担某些任务的时候,他才会真正的去明白这个阶段他的首要责任就是学习。
2、学习目标
孩子没有学习目标怎么办?
引导孩子制定学习目标是他提升学习动力的一大主要条件之一,要想孩子能够很有动力的去学习,就必须建立适当的合理的学习目标。
比如现在孩子上高一,那他目标高考要考个211大学,这个是学习的目标,那考211大学分数要580分,或者550分。
那在接下来三年这个高中的学业当中,怎样去完成这个目标,也就是目标的分解了,关于目标的分解,我们讲了逆推思维分解,这个分解高考的一个目标的时候就可以倒推了,三年后的高考,我要考580分,那现在我高一第一次的期中考试考了400分,那也就是说,未来的两年半,我要提升180分。
那就平均一年大概要提升70分左右,那这个时候我们孩子就清楚一年提升70分,这个分数怎么去提升分解到每科,然后分解到每个月,每周就会有具体的学习任务,这就是学习目标的分解。
当然了,除了学习分数目标的分解之外,那还有一个就是学习兴趣方面的,比如唱歌,书法,这些都可以去列,目标重点,就是说先把终极目标放在那里,然后用逆推思维进行分解,让孩子觉得目标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同时分解到每个月、每周、每天具体的一个学习执行任务,那整个目标就不会空洞了。
3、学习成就感
孩子没有学习成就感,怎么办?
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上没有办法获得很好的学习成就感,那么他就会慢慢的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所以很多孩子逃避在网络世界里面就是在学业上受阻,而在网络游戏世界里面获得很多的成就感,这一点家长一定要重视的。
如何给到孩子学习的成就感呢?首先从家长的部分,比如孩子每天完成作业,去检查孩子作业的时候,学会多用我信息来表达,比如,孩子,今天你的数学作业写的很工整,然后正确率也很高,让妈妈感到很欣慰,你今天是很认真的学习与完成作业了。
用我信息表达的过程就是给到孩子成就感的过程,那当然了,这个一定要说具体的事项。
第二个方面就找学校的老师帮忙,老师怎么在课堂上多给孩子一些肯定跟鼓励,哪怕他分数没提升,他认真听课,举手回答问题了,或者就是说准时交作业了,都可以请老师帮忙给予更多的肯定跟鼓励。
再有就是孩子在攻破一个难题的时候,或者孩子是有其他事情做,他都能够坚持去完成作业的时候,孩子考试分数提升的时候,这些家长你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表扬,你的肯定,你的鼓励,这些都是给孩子学习成就感的最好的见证。
4、学习兴趣
孩子没有学习兴趣怎么办?很多家长面对孩子对学习没兴趣,有很大的困惑,到底怎么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第一步,我们先要去了解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原因是什么,他是不是在学业上受阻或者受到批评打击或者是说因为沉迷网络,先找到他学习没兴趣的根本的原因。
第二步,那就培养孩子的学习成就感,也就说他在学业上受到了同学、老师、父母的肯定的过程当中,慢慢的他觉得自己行,这个时候他的兴趣就会慢慢的去提升。
第三步,那就巩固他的兴趣,然后在他的每一次的进步,每一次的坚持当中,不断的给孩子肯定跟鼓励,那这个时候孩子的学习的兴趣就会慢慢的提升起来。
整个过程当中最主要的是父母你要稳定情绪,然后多用我信息去表达,孩子的方面再有就请学校老师、同学的帮忙,同时解决孩子学习受阻的因素,这几方面同时进行,那基本上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可以慢慢的提升。
5、规则意识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这个是每一个家长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老祖宗教的教育孩子主要一个目标就是让孩子规规矩矩的做呀。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应该是从孩子两三岁开始,一直到孩子完成学业,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输入、监督,纠正,这是每个父母必做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当中,重点是帮孩子画红线,哪些他是可以自己去做的,哪些红线不能碰的?比如闯红绿灯,比如偷盗、吸烟,这些红线一定要去画出来,再有就是早恋、性关系这部分,一定要提前跟孩子画出红线的。
第二个在日常当中的,比如作息规则,然后饮食规则、家务规则、学习规则、网络规则,这些是具体到每一项的引导,那这一部分就可以灵活变通,但是肯定要有规则,不能放任。
但是目前市面上很多教育机构对于孩子的这种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忽视的,重点讲的就是无条件接纳,这部分是家长不能走的弯路,因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有学校的校规,公司有公司的规则,没有人能够凌驾于规则之上的,所以这一个规则意识的培养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家长监督检查纠正这个过程。
当然了,在培养规则过程当中,孩子肯定会有对抗,这就需要家长在沟通的时候怎样很好的稳定自己的情绪,用我信息双赢的沟通进行,
第二个就是对于孩子违反规则应该有对应的惩罚措施,也就是我们讲的热炉效应,每个人碰了热炉都会烫手。第三个,那就是持续的监督执行,这几个步骤做到了孩子的规则意识就能够比较好的培养起来了。
只要从孩子学习责任心、学习目标、学习成就感、学习兴趣、规则意识的培养这五大方面去做,就可以很好的提升孩子学习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