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家长对孩子写作业出错这件事情特别紧张。一看到孩子写作业写错了,要么就发脾气,要么就一副好害怕的样子,觉得这个孩子不应该出错。

我们觉得孩子刚刚接触一个新的知识点的时候,一下子学不明白做作业的时候写不对,这个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

我们家长需要教给孩子的是怎么应对这个错题,焦点要放在帮助孩子真正把他学过的那些知识掌握了。让孩子以后错误率是越来越少,而不是盯着孩子犯错误这件事,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家长面对孩子做错题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有一个很好的方法,这也是很多成绩好的孩子的一个经验,就是建立错题本。

这个方法,我们家长可以在孩子小学阶段就交给他,让他从小养成善于反思,知错就改的学习习惯。因为小学生一般来说他的自觉性还不高,所以刚开始需要家长先陪着孩子教他怎么做。

首先错题本我们可以按照科目来分,比如说语文、数学、英语各建立一个错题本,把孩子每一科做错的题目抄上去。包括那个原题正确的答案,还有犯错的原因以及解题的那个思路都写上去。

其次,在错题本中,要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分类。比如你可以让孩子把做错的题分成难题和易错题两类。有些题目就比较复杂,学起来或者理解起来比较难。

孩子往往学不会这类题就是难题。那有些题目就很基础,就是一些基础的题目。孩子也明白。但是这些题目他的概念容易混淆,稍不留意就写错了。这个就是易错题。

家长们要帮助孩子逐一的分析原因,清晰的分类。这样分类的话,孩子在整理这些错题的时候。那根弦就搭上了。这样有利于他掌握这个知识点。

另外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者便签条。对错题本中的题目进行标注,标注的方式,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着来把主动权给到孩子,

比如按照知识点来分类。比如说红色的可以标着比较重要的那些知识点。黄色的可以标经常做错的同类的知识点。绿色的就标的是现在已经掌握了那个知识点。

这样孩子每次翻看这个错题本的时候,他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复习。还有一点,试卷上的错题也可以用不同的颜色的笔把试卷上这个错题标注出来,并在上面写上正确的答案和错题分析,还有解题的思路。

家长可以教导孩子将每一次考试的试卷装订成册,便于翻阅考试前错题本和这些试卷就变成了复习资料,可以重点的去看那些错误的题目。因为曾经做错的题目往往就是没有掌握的那些知识点。

在这里,我想提醒我们家长,因为这是给孩子纠错的方法,就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特点。虽然这些方法很多学习好的孩子都用过,但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我们作为家长,要观察自己孩子的性格和意愿,特别有主见的孩子,或者是在学习上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做法的孩子,可能他就不喜欢用这个错题本这种方式。这个时候家长也不一定非要强行逼迫孩子来用。

比如有个女孩儿,他就说他从来都是忽略错题,他心里只想着我下一次要做的更好。所以这个孩子他就用刷题的方式,让自己对知识的掌握越来越好。

这也完全是可以的,他就不一定非得用错题本。那我的女儿在上小学的时候,我也曾经教他建立错题本的方法。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挺听话的,就照做了。

但是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不干了。他认为我把错题改过来就行了,再重新整理到彻底本上,太麻烦了,也没有多大意义。当时我也没有强迫他,他就一直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成绩也还不错。

后来上了高中,功课越来越繁重。他想起来过去我教他的方法,就自己主动的建立了错题本,开始认真的整理每一科的错题分了难题和易错题。

而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每道题都分析那个犯错的原因,并认真的改正。这个方法给他的成绩带来了很大的提升。所以说错题本这个方法是否有效,关键还是在于孩子的主动性。

如果孩子他不能从中尝到甜头,他肯定是不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来去做这件事的。即便你是强迫他去做,肯定效果也不好那。怎么激发孩子的主动性?

首先家长要明确的是,我们给孩子建立错题本的目的是让孩子的出错率越来越少。家长关注点应该放在孩子的进步上,而不是老盯着那个错误,不是把纠错本身当成目的。

并且要把这些想法清晰的传达给孩子,让孩子知道错题本不是为了家长而建的。

那另外一点,错题本基本建好以后,家长要陪着孩子温习,尤其是考试前,我们家长要提醒孩子,错题本是很好的复习资料,家长也可以督促孩子。

比如说每周或者每个月进行一次总结。根据学习的阶段,对错题本中的题目。穆重新再去复习,这样子,就让孩子体会到错题本越来越薄的成就感。

让他看到这个方法带给他的好处,这样他才愿意坚持做下去。那还有一种方法,更适合那些对于错题已经产生抵触心理的孩子,家长不用单独的揪出孩子的错题。

那我们家长可以采用一种用心而无痕的方式,让孩子毫无戒备的改正错误。我女儿小学六年级暑假的时候,他初中要分班考试,就在网上找了一些小升初的试题,打印下来,让他做每次他做完,家长 都会为他批改。后来我发现他在做英语题的时候,几乎每次都犯同一个错误。那就是当他遇到一个句子的时态为一般现在时主语为第三人称的单数的时候,他都忘记在动词的原形后面加s 或者e s,这不是粗心,而是他对这部分知识压根就没有掌握。

这种情况出现了几次之后,家长就想了个办法,就在网上再打印一套另外的试卷。把他做错的那个题目就偷偷的加进了试卷中打印出来。

一开始一模一样的题目他依然还会出错。家长就告诉他正确的答案,并没有告诉他这个题目之前已经做过了。

然后我再出一套卷子,还是把这个题目加进去两三次他就发现卷子中有同样的题目,而且是他曾经做错过的。这样反复训练几次,他就真正记住了这个知识点,从而彻底把类似的问题解决了。

那时候我女儿的数学学的不扎实的地方,我也会采用同样的办法帮他来解决他学的那个知识不扎实的地方。有的家长在孩子做错题目之后,会让孩子反复做许多遍,就是一道题,让孩子反复做好多遍。

家长也是希望用这样子的方法帮助孩子加深记忆。实际上这种做法有效果,但是那个效果并不好。一方面并不能答。道反复的查漏补缺的最佳效果,只会在短时间内让孩子对一道题形成思维的定式,而不见得能够对一个知识点,也就是同类的题目真正理解并且掌握解题方法。

如果是这样,过一段时间以后再回来做类似的题目,或许这个孩子还会犯错。更重要的是这会让孩子有一种感觉,就是会感觉被惩罚,就容易引起他的抵触情绪,允许孩子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但是这个孩子的自尊心却受到了打击,这种伤害表面看不到。其实在孩子的内心会埋下负面的种子,对他的成长的反而非常不利。同样是一道题反复做。觉得就不妨采用这种用心无痕的做法,把做错的题目加在新的试卷里头,让孩子毫无觉察,毫无戒备的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解题。

从而暴露出学习上的漏洞,这样就能够帮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主动的想办法去解决。当然了这个办法也会给我们家长带来一些麻烦,或者是让我们家长的工作量会加大。

但是对孩子帮助却是确实有效的。另外,虽然孩子有时候会犯错,但希望家长能够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因为有些错误,家长是可以采取忽略的态度的,等待孩子自己修整。

因为孩子会犯错,很可能是他当时的那个能力不够。家长不要着急,先等一等孩子就好像一些读写。你可以想想,我们小时候就会发现语文里那些不认识的字,或者曾经不会写的那些词。

过了一阵子,自然而然的就会了,你甚至都不知道那些原来不会的东西,你后来怎么就会了。我们没必要总是纠正孩子的错误。其实我们给孩子时间,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反而更容易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少的依赖大人。

这个方法清上去有些另类。但是很多孩子当他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那些错误自然而然的就没有了。好了。今天的分享我们就到这里。如果你在这方面有不同的方。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微信号:87026694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